什麼是『預立醫療決定書』?台灣法律規範與流程解析

面對生命末期醫療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意願能被尊重。預立醫療決定書(Advance Decision, AD)正是台灣法律保障民眾自主的重要制度。本指南將帶你從定義、法律依據、流程,到常見疑問,完整了解預立醫療決定書。

1. 預立醫療決定書是什麼?

預立醫療決定書是一份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,允許民眾在意識清楚時,提前決定是否接受特定醫療處置,尤其是在下列情況下:

  • 末期病人
  • 不可逆轉的昏迷
  • 永久植物人
  • 極重度失智症
  • 其他主管機關公告的臨床條件

常涉及的醫療處置包括:

  • 心肺復甦術(CPR)
  • 呼吸器使用
  • 透析治療
  • 延長生命的其他醫療措施

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核心目的是:確保病人意願獲得尊重,維護生命尊嚴

2. 法律基礎:病人自主權利法

台灣的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是亞洲首部以病人自主為核心的法律,保障重點包括:

  • 自主決定權:病人可選擇接受或拒絕特定醫療處置
  • 醫療依據文件執行:醫療院所依法依決定書執行,不觸法
  • 可隨時撤回或修改:只要本人意識清楚即可

3. 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流程

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書通常需經過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(Advance Care Planning, ACP)

  1. 預約 ACP 諮商
    • 於合格醫療院所(多為區域醫院以上)申請
  2. 多專業團隊會談
    • 由醫師、護理師、社工師與家屬共同討論
  3. 簽署決定書
    • 確認充分理解後親自簽署,並上傳健保 IC 卡系統
  4. 生效條件
    • 當病人符合法律規範的臨床條件,醫療團隊依文件執行

4.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好處

  • 尊重病人意願:避免醫療決策違背價值觀
  • 減輕家屬壓力:減少緊急決策困境
  • 避免過度醫療:維持生命尊嚴而非僅延長存活
  • 提前規劃人生最後一段路:以理性態度面對生命終點

5. 常見疑問(FAQ)

  • Q1:簽署需費用嗎?
    諮商通常需自費,費用約新台幣 2,000~5,000 元不等
  • Q2:可單獨完成嗎?
    可,但建議家屬陪同,促進共識
  • Q3:簽了後可以更改嗎?
    可以,隨時修改或撤回,只要本人意識清楚即可
  • Q4:所有醫院都能查得到嗎?
    是的,資料會上傳至健保系統,全台醫院均可查詢

預立醫療決定書:讓你的醫療選擇被尊重

人生無法預測,但我們可以提前為自己做出選擇。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書,不只是填寫文件,更是對自己與家人的一份關愛。它能確保在面對生命最後階段時,你的意願被尊重,也讓家人少一些猶豫與壓力。提早思考與規劃,是對生命最溫暖的承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