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台灣社會的高齡化,長期照顧(長照)需求日益增加。為了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減輕負擔,政府推出了「長照2.0」計畫,提供多元且全面的服務項目和補助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長照2.0的核心內容、申請流程以及最新的補助資訊。
長照2.0是什麼?
長照2.0是政府自2017年起推動的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.0」,旨在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,提供更全面且普及的長期照顧服務。其核心目標是讓有照顧需求的長者或身心障礙者,能在熟悉的社區中獲得支持與照顧,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
相比於前一階段的長照1.0,長照2.0大幅擴大了服務對象與內容,從原本只限於失能的老人,擴展至失智症者、50歲以上失能者、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等。服務項目也更加多元,包含居家服務、日間照顧、交通接送、喘息服務、輔具租借等,共計17項核心服務,並採用「ABC社區整合型服務體系」模式推行。
長照服務對象有哪些?
申請長照補助的對象需經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,符合長照需要等級2級以上,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:
- 65歲以上的老人
- 55歲以上的原住民
- 50歲以上的失智症者
- 失能身心障礙者
- 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獨居或衰弱長者
此外,家庭照顧者及聘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也可申請喘息服務等相關補助。申請人可透過撥打長照專線1966,或聯絡當地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,進行評估與申請。
長照服務&補助如何申請?
我需要申請長照嗎?(1分鐘自我檢測)
如果您或家人有以下情況,可能需要考慮申請長照服務:
- 日常生活活動(如洗澡、穿衣、進食)需要他人協助。
-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(如購物、理財、使用交通工具)有困難。
- 經醫生診斷為失智症或有重大傷病。
長照申請流程
- 申請長照服務
- 拨打長照專線1966
- 聯絡各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
- 住院期間聯絡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小組
- 線上申請
- 到府評估
由照管專員完成評估後,確認長照需要等級以及長照給付額度。 - 擬定照顧計畫
與個案管理員討論需要的服務項目,擬定照顧計畫以及連結服務。 - 接受長照服務
由長照服務特約單位提供服務。
長照服務有哪些?
1. 照顧與專業服務
- 居家服務 :由受過專業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到府協助失能者,提供如協助如廁、沐浴、更衣、口腔清潔等服務。
- 日間照顧 :失能或失智長輩在白天時間就近至日間照顧中心接受服務。
- 家庭托顧 :將被照護者送至家庭托顧機構,由專業人員提供照顧服務。
- 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:結合居家服務、日間照顧及短期住宿,提供彈性照顧模式。
- 專業服務 :包括護理、營養、物理、職能及語言治療等,協助失能者維持或恢復功能。
2. 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
- 輔具服務 :提供輔具租借、購買及維修補助,如輪椅、病床等。
- 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:補助住宅改修,如加裝扶手、消除高低差等。
3. 交通接送服務
協助失能者外出復健、就醫之交通接送服務,每位使用者每月最高補助乘車8張車票(來回4趟)。
5. 喘息服務
- 居家喘息 :照服員到府提供短暫照顧服務。
- 機構喘息 :將被照護者送至住宿式長照機構,接受短期24小時的全天候照顧。
- 社區喘息 :將被照護者送托至社區照顧機構,如日間照顧中心。
6. 其他服務
- 餐飲服務 :針對行動不便或需要照顧之獨居老人,提供送餐服務。
- 失智症照顧服務 :提供失智症患者專屬的照顧與支持服務。
- 原住民族地區社區整合型服務 :針對原住民族地區,提供在地化的長照服務。
- 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 :提供家庭照顧者諮詢、教育訓練及支持服務。
- 社區預防性照顧 :透過健康促進活動,預防或延緩失能。
- 出院準備服務 :協助住院病人出院後銜接長照服務。
- 居家醫療服務 :提供居家醫療照護,協助失能者在家中獲得醫療服務。
長照規劃關鍵(長照 vs. 長照保險)
當我們談到「長照保險」與「長照服務」時,很多人會混淆兩者的性質與功能。簡單來說,長照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,而長照服務則是實際提供照顧的措施。了解兩者的差異,有助於在面對未來照顧需求時,做出更周全的規劃。
長照保險
- 優點 :財務保障、彈性運用、提前規劃。
- 缺點 :保費負擔、健康審查、理賠限制。
- 適用族群 :中年或年輕族群,預期未來可能需要長照。
長照服務
- 優點 :政府補助、專業服務、制度完善。
- 缺點 :服務等待、地區差異、資格限制。
- 適用族群 :已經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或身心障礙者。
如何選擇?
結論
長照2.0提供了全面且多元的服務,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減輕負擔。無論是居家服務、日間照顧,還是喘息服務,都能根據個人需求提供最合適的支持。同時,長照保險也是值得考慮的選擇,特別是對於年輕族群而言,可以提前規劃,為未來的照護需求提供財務保障。